close
 

The New Colossus 新巨人

Not like the brazen giant of Greek fame, 不像希臘巨大的銅像,
With conquering limbs astride from land to land; 擁有戰勝疆域的肩膀;
Here at our sea-washed, sunset gates shall stand 在這海襲日照之處屹立一位
A mighty woman with a torch whose flame 高舉著火炬的偉大女性
Is imprisoned lightning, and her name 火炬閃耀自由之光,她的名字是
Mother of Exiles. From her beacon-hand 放逐者之母。  她手中的火炬
Glows world-wide welcome; her mild eyes command 光芒四耀歡迎全世界光臨;她慈愛的雙眼俯瞰
The air-bridged harbor that twin cities . 以天為橋的港灣及雙城。
"Keep ancient lands your storied pomp!" cries she with silent lips. 她以沉默的雙唇呼喊:「舊世界,守著你古老的土地與浮華的莊嚴吧!」
"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, 「將你們的疲憊、貧窮、
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, 那些蜷縮著且渴望呼吸自由氣息的群眾、
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. 喧鬧的岸邊被無情拒絕、
Send these, the homeless, tempest-tossed to me, 無家可歸以及在暴風中飄搖的人們,全部交給我吧!
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!"
我在這金時代之門高舉明燈!」

 
The Freedom Trail  自由之路

波士頓是個歷史古城,是移民最早開發的城市,其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為「自由之路」,可參觀波士頓主要的歷史建築與地點,大概因為此路上許多的景點與美國獨立戰爭有關,取名為「自由之路」著實有其特殊的意涵。

為方便旅客尋找,這整條trail在地板上畫有紅線,完全不會迷路哦^^,跟著紅線走就可以走完整條自由之路。從波士頓公園旁的遊客中心出發!以下各景點的簡介部分參考遊客中心的遊客手冊。

 

 

第一站:州議會大樓State House ,建於1795年

 

第二站:公園大街教堂 Park Street Church,建於1809年,William Lloyd Garrison在此發表其第一篇反黑奴演講。

 

到第三站前經過一座墓園,一位穿著17、18世紀的解說員正認真地解釋歷史。這個墓園是波士頓許多名人的安息地,如獨立宣言的簽署人John Hancock及Samual Adams ,還有富蘭克林的父母。

 

 

第三站:國王禱告堂King's Chapel,建於1688年,是波士頓第一個英國國教會聚點。獨立戰爭後成為美國第一個一位論派教會(Unitarian Church)。

 

 

第四站:富蘭克林雕像Franklin Statue,紀念富蘭克林對美國歷史的貢獻。雕像座落於Old City Hall裡,該建築於1969年之前是波士頓的市政廳。

 

 

第五站:老街角書亭Old corner Bookstore,建於1712年,該樓曾是許多著名作家的會議場所,如:Emerson, Hawthorne, Oliver Wendell Holmes,是當時的文學中心。但現在搖身變成珠寶店哩。

 

第六站:老州議會廳Old State House,建於1713年,是殖民政府的辦公處,於1766年成為戲一所公眾場館,人們可以參觀政府人員工作。現在已成為地鐵站囉。


 

 

第七站:昆士市場Quincy Market,將舊建築改成餐館與店舖的商場,是合理運用舊建築結構的典範。聚集了許多遊客,裡面的蛤蜊巧達湯及龍蝦捲非常有名。
  

 

第八站:法尼爾廳Faneuil Hall,由Peter Faneuil於1742年捐給波士頓市,一樓為市場,二樓為會議廳,三樓為炮兵團博物館。

 

第九站:老南會議廳Old South Meeting House,建於1792年,我們在歷史課本讀過的獨立戰爭期間所發生波士頓茶葉事件,就是Samual Adams在此地發起的,也是第一次宣讀「獨立宣言」的地點。每年美國國慶日,這裡皆會例行舉辦宣讀獨立宣言的活動。


 


第十站:保羅.芮偉爾私宅Paul Revere House,波士頓現存最古老的私人住宅,建於1680年,是名人Paul Revere 的家。



 

第十一站: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,建於1723年,是波士頓最古老的教堂,當年人民會在教堂的尖頂上掛燈籠,警示「英國人來了」,作為英國人從海上登陸消息的通報台。

 


第十二站:庫珀山墓地Copp's Hill Burying Ground,1660年代的公墓,是波士頓北邊的最高點,英國軍隊曾據此攻佔查爾斯城。

 

 

第十三站為查爾斯鎮海軍碼頭Charlestown Navy Yard,第十四站是幫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(下圖),因為還要過一座橋才會到這兩個景點,我們的小腿已經痠疼難耐,天色又暗,於是只能在河的對岸遙望了。


Freedom Trail沿路還有一些有名的據點,下圖是新英格蘭納粹大屠殺紀念碑(New England Holocaust Memorial),紀念在猶太大屠殺中罹難的人,六根透明柱代表六百萬死於此次浩劫者,噴出的氣體(水蒸氣)讓遊客感受當時受毒氣毒害者的恐懼與無助,柱子上記錄了當時許多悲慘與令人動容的故事。紀念碑上的文字提醒後世勿重蹈悲劇。




 

 

波士頓最古老的餐廳Union Oyster House,據說牙籤就是哈佛學生在這兒發明的。




自由女神

相信大家對自由女神不陌生,就不仔細介紹它的由來了,從維基百科轉貼相關資料勾起大家的回憶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87%AA%E7%94%B1%E5%A5%B3%E7%A5%9E%E5%83%8F&variant=zh-hant

美國的自由神像Statue of LibertyStatue de la liberté),又稱「自由照耀世界」(英語: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,法語: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),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週年禮物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坐落於紐約市附近的自由島,是美國重要的觀光景點及地標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以法國塞納河的自由女神像作藍本,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,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,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。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臘風格的服裝,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。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,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「1776年7月4日」字樣的法律典籍,腳下是打碎的手銬、腳鐐和鎖鏈。她象徵著自由、掙脫暴政的約束,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。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.埃菲爾設計的。自由女神像高46米,加基座為93米,重200多噸,是金屬鑄造,置於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。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.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。1984年,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由於美國九一一事件,自由女神像頂部一直對公眾關閉。2009年6月1日,美國政府宣布,關閉區域將在當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重新開放。

到自由女神像要到砲台公園搭船,幸好威廉事先上網訂了票,否則可要大排長龍購票了。提醒大家,要登上自由女神也要先網路預約哦,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每個整點開放固定人數讓遊客上網預約,聽說一天只開放八百人次。如果沒有預約,票價相同但是卻不能登上自由女神內部,會很遺憾的。我們登島後許多人都抱怨不能進去。自從九一一事件後,美國政府對於人多的地方特別防備,以這裡為例,上船前要安檢,進入女神內部也要安檢。我們光是兩個安檢加起來就排了約兩個多小時吧!所以打算去這裡的要注意時間哦!

  

購票人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船前的安檢

從炮台公園遙望自由女神

威廉事先做了功課,知道搭船時要站在船上甲板的右邊,才看得到Lady Liberty哦。

 



哈囉,Lady Liberty,我們來了!見到歷史課本才看得到的人物,好開心。

仰之彌高…


本來以為到自由島就是與女神拍拍照而已,沒想到雕像裡陳列了諸多關於自由女神的資料,館方製作了許多模型,細緻地說明雕像的各個部位,包括它的大小、藍圖、修改版本、歷史與精神,讓遊客可以深入地認識此曠世鉅作。

你有這麼近距離看過她嗎?除了登上她的火把和皇冠,只有搭直升機才看得到哩

 
 
各個修改版本的自由女神

九一一之後旅客禁止到爬到最頂層(皇冠和火炬),只能到十樓,下圖是從十樓拍攝的樣子。

十樓往曼哈頓看的紐約市景。

由十樓往下看自由島的旅客,雖非假日,但造訪的人還是很多。

十樓以上只能看圖,以及透過玻璃天窗往上觀賞…愈往上層樓梯愈小,火炬的樓梯連大人走都有點擠呢。
 
 

自由女神底座有十四行詩,是詩人Emma Lazarus(也是一位移民)的創作。

我好喜歡這首詩,翻譯出來與大家分享。幾句翻譯不順的地方,經過威廉的修飾更精確了。如果有翻錯之處還祈見諒與指正。

The New Colossus 新巨人

Not like the brazen giant of Greek fame, 不像希臘巨大的銅像,
With conquering limbs astride from land to land; 擁有戰勝疆域的肩膀;
Here at our sea-washed, sunset gates shall stand 在這海襲日照之處屹立一位
A mighty woman with a torch whose flame 高舉著火炬的偉大女性
Is imprisoned lightning, and her name 火炬閃耀自由之光,她的名字是
Mother of Exiles. From her beacon-hand 放逐者之母。  她手中的火炬
Glows world-wide welcome; her mild eyes command 光芒四耀歡迎全世界光臨;她慈愛的雙眼俯瞰
The air-bridged harbor that twin cities . 以天為橋的港灣及雙城。
"Keep ancient lands your storied pomp!" cries she with silent lips. 她以沉默的雙唇呼喊:「舊世界,守著你古老的土地與浮華的莊嚴吧!」
"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, 「將你們的疲憊、貧窮、
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, 那些蜷縮著且渴望呼吸自由氣息的群眾、
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. 喧鬧的岸邊被無情拒絕、
Send these, the homeless, tempest-tossed to me, 無家可歸以及在暴風中飄搖的人們,全部交給我吧!
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!"
我在這金時代之門高舉明燈!」

 

好感動啦…最後五行是我的最愛,想像自己是海上漂流數月的流民,再用慈愛的聲音念這五行,是不是感到全身溫暖、頓時擁有力量?

這首詩反映出當時移民的心情,移民在船上看見自由女神時,就知道自己離自由聖地不遠了。Lady Liberty在他們的心中除了是自由的象徵外,也是安全、尊嚴與希望的意象。

 

ps.上面翻譯中的「舊世界」與「金時代之門」係參考王愛學博士的解析,大家可以點網址前往閱讀,我覺得王博士的翻譯比我們翻的更精準、更有內涵哦!(真是的,我們翻好才看到王博士的…)http://edimagazine.com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view&id=42&Itemid=17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sai cxxh-wei 的頭像
    tsai cxxh-wei

    tsai cxxh-wei的部落格

    tsai cxxh-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